本报讯 (记者 郑兵然) 这些年央企“走出去”年均投资增长15%,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47家央企参与、参股、投资或者和沿线国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这是近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点来做,同时鼓励央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国资委将在政策和考核、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以项目合作、工程建设、园区开发等各种形式和所在国家、地区企业进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走出去”面临诸多考验。专家认为,风险防控是必修课,建议企业修炼管理改革等多项“内功”。肖亚庆则表示,国资委和央企采取了多项措施,总体来讲“一带一路”建设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据肖亚庆介绍,中央企业境外单位9112个,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年均销售收入增长4.5%。参与的项目里面,很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央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像蒙内铁路等一大批铁路和高铁项目,像喀喇昆仑公路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和交通设施建设,都为当地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为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多连接。
中央企业还承建了一批火电站、水电站和核电站及电网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中,“国家电网投资了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网等骨干能源网,总投资超过150亿美元,管理海外资产超过560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介绍说。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建设,“一带一路”第三大重点领域是产能合作和园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