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已经着手制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资本对动力电池的追逐也热闹上演。踏上发展“快车道”的新能源汽车,随着早期车辆进入淘汰期,开始面临低保值率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工信部表示准备在动力电池的管理上先行一步,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厂要对电池的回收利用负责。”工信部部长苗圩表态说。
尽管新能源保值率的估值还是空白,但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置换期却如期而至。据业内研究机构预测,我国动力电池将迎来第一轮“报废潮”,到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年报废量的20倍。而未来等待回收的动力电池的数量也不可估量。根据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节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达400万辆,2030年将达到1000万辆,以上目标还不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按每辆纯电动车所载动力电池的重量为700kg计算,2025年所产的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重量将达到280万吨,2030年更是将达到7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