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记者了解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委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指导科学消费为落脚点,着眼于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针对可能的食品安全热点和消费误区,结合不同季节食品消费特点,邀请相关行业协会和权威专家编制的《如何吃得更安全——食品安全消费提示(2016-2017年)》发布,消费提示主要针对全谷物食品、调和油、腌腊肉制品、乳酸菌饮料等不同特点食品的选购、存储、加工。
消费提示主要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存储和加工制作食品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凭证,看清外包装标签标识中的食品生产单位和产品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适用人群等。二是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保存期限不要超过保质期。按照标示使用方法加工食用。老人、孕妇、婴幼儿、免疫力低下和易过敏人群应特别关注食品适用人群。三是食品加工制作时应注意清洁卫生。加工人员应洗净双手。制作前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食材要洗净,刀具、案板和餐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