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穿透红宫鎏金顶端的经幢,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悄然苏醒,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云端开启。由中国移动咪咕视讯与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联合拍摄的西藏历史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第六集《红宫》正在咪咕视频热播,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揭开了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最瑰丽的篇章,带领观众触摸西藏文明最深邃的基因链。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雪域高原的王冠,那么红宫无疑是这顶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公元1690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的第八年,摄政第司·桑结嘉措在布达拉宫白宫主体之上,启动了这项耗资213万两白银、动用7000多名工匠和民夫的浩大工程。纪录片也展现了牦牛皮船用作运输的场景,30公斤重的牛皮船轻灵穿梭于河中,船队首尾相接宛如游动的经幡,这项传承至今的非遗技艺,现已成为峻巴村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
位于红宫第五层中心的西大殿梁柱上至今闪耀的宝石粉末,揭开了建筑材料的神秘面纱:金粉、珊瑚粉、青金石等天然矿石与珍贵材料,经过手工研磨技艺处理,造就了壁画三百余年不褪色的奇迹。达娃团队耗时五年复原的古法颜料研磨工艺,在镜头下化作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每一笔勾勒都是与历史的对话"。
自建造红宫开始,布达拉宫开创了编修灵塔志的先例,此后历次扩建、维修,事无巨细均有记录,那些曾经寂寂无名的"边巴""达瓦""洛桑"们,终于在青史中留下永恒印记。令人动容的是,纪录片中那些鲜活的匠人图景,让坚硬的历史有了温度。他们的温馨互动,展现着技艺传承的人间烟火,也延续着布达拉宫的千年文脉。
目前,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已在咪咕视频热播,该片在网络播映的同时,注重传播渠道的创新,通过“纪录片+VR展”的综合立体宣介传播,探索引领了一种新的纪录片拍摄和观影模式。有些文明注定要在时光中永恒燃烧,《布达拉宫》不只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座架起古今的虹桥。让我们跟随镜头触摸红宫的鎏金门环,聆听雪域宫殿的心跳。